首页 - 新闻 - 【图文】揭秘隋唐大运河永恒之谜

【图文】揭秘隋唐大运河永恒之谜

2023-10-09 19:04
柳子镇填补运河考古空白 柳子镇古称柳子镇,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境内。始建于东汉时期。因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通济渠途经该镇而逐渐繁荣,唐宋时期成为淮北地区的主要景点。是“商旅不断”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重镇。据《宿州志》记载:柳子是一座巨镇,有寺庙九十九座,水井数百口。东晋著名音乐家桓伊和“竹林七贤”之一的嵇康都在这里长大,可见当时刘子文风的盛盛。然而,世界正在迅速变化。南宋光宗五年(公元1194年),黄河泛滥,洪水夺走淮河入海。通济运河淤塞,柳子镇也衰落了。一个世纪过去了,今天的柳子镇,因安徽省文物局考古发掘队在此取得的重大考古发现,再次为世人瞩目。唐船八艘、宋代码头、一大批唐宋名瓷窑相继出土,印证了这片土地昔日的繁荣。 2000年4月8日,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郑新淼在柳子实地考察后向世界郑重宣布:“柳子隋唐大运河遗址考古发掘是中国运河考古的重大成就,证明了大运河的重要性,该流线填补了中国运河考古的空白。 首次发现北宋货运码头 1999年春夏之交,淮北市决定对苏州至永城一段高速公路进行拓宽改造。拓宽的路段恰好沿古运河南堤(史称睢堤)经过柳子镇。经过长期研究,安徽考古界认为柳子镇曾有古码头。为了保护这一历史遗迹,决定对柳子地区进行抢救性发掘。经过数十个日夜挖掘,露出了900平方米的面积,证实了专家的预测。一座座沿着运河南岸由东向西沿河而建的石墩展现在人们面前。整个码头为长方形建筑,长14.3米,宽9米,高5.5米。东、西、南三面自上而下建有飞檐,两侧均采用夯土护堤。临水的石墙又陡又高,便于船只装卸。经查,该码头是北宋时期的一个货运码头。这是我国首次考古发现隋唐大运河。 八艘唐代沉船见证盛世 然而,更令人兴奋的是,考古队在挖掘码头周围的深层土壤时,竟然发现了八艘古代沉船。其中沉船三艘较为完整。 1号船为木结构,长2.6米,宽1.92米,艉扫帚形尾舵; 2号船是一艘由巨木雕刻而成的独木舟,长0.6米,宽1.10米。米。出土时,舱内有唐代釉陶泡菜坛等文物; 3号船木结构长23.6米。由于沉船埋藏的土壤中发现了唐代青瓷釉、三彩瓷器、“开元通宝”钱币等文物,因此专家判定沉船年代为唐代。此次发现的沉船均位于古河道南侧河底,且均向北倾斜。专家推测,这是黄河水泛滥造成的。在运河中发现如此多的沉船,在我国还是第一次。 柳子遗址还出土了大量陶瓷,其中以瓷器居多,还有铜钱、铁器、石器等。陶器有灰陶、红陶、釉陶和建筑陶等。器物形状有罐、盆、坛、砖、瓦等。铜钱均为方孔圆钱,有“开元通宝”、“嘉佑通宝”、“西宁通宝”等。铁工具有三足鼎、斧头等;石器有磨、石柱、锚等。瓷器的品种很多,有青、黄、白、黑、白带黑花、外黑或酱、内白等多种釉色。 。一般釉色较厚,也有少量青釉、白釉为细。瓷器胎体大多厚重,呈淡黄色或灰色。几件白瓷胎体洁白细腻。大多数瓷器都是素色的。有一些是印刷的、雕刻的、三色的、点画的,并装饰有成堆的文字。器物数量最多的是碗,其次是罐、盆、鼎、杯、壶等。从瓷器的釉色和形状可以初步识别的窑口有:寿州窑、萧窑、吉州窑、耀州窑、磁州窑、景德镇窑、建窑、定窑、越窑、长沙窑、钧窑等隋唐、宋代窑口,还有一些不知名窑口的瓷器有待进一步确认。柳子遗址出土的陶瓷数量之多,窑口之多,实属罕见。这为唐宋时期陶瓷工业的生产、运输、出口销售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。 同济运河路线之谜终于解开 通济运河,又名新汴运河,唐宋时称汴河。 《隋书•炀帝纪》记载:“大业元年(605年)三月,河南各县遣男女百万余人,开济渠……河水由班诸引道至淮河。”通济运河建成后,在唐宋时期就建立了完整的水运和河运管理体系。由于黄河淤泥,唐代每年疏浚一次。到北宋末年,政权衰落,运河管理制度逐渐放松。黄河多次决口,导致通济运河河水高出地面高达5米。关于通济运河,说法不一,历史记载也不同,有新旧之说。老边河向东流经萧县、徐州,注入泗水。西汉时称红沟、浪塘渠,东汉时称边参。隋初,古汴河仍在使用。新汴河是隋炀帝开凿的河道。它被称为通汴运河。新旧汴河的分叉点在开封。新汴河过开封后转向东南,其距离比古汴河短。 关于通济运河的流线,考古界争论不休,一直没有定论。一种说法是经陈留、雍丘、相宜、宁陵、考城、宋城、宋丘、虞城、萧县、徐州流入泗水。另一种方法是基于 《元和郡县图志》、《来南录》 和 《开河记》。通济运河与汴运河分开后,途经陈留、雍丘、项县、宁陵、宋城、虞城、固戍、雍城。 、临涣、墉桥(今苏州)、洪县至泗州洪泽湖再入淮河。还有各种其他有据可查的专家意见。 柳子隋唐大运河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,揭开了这条千年运河路线之谜的答案,证明了通济运河的准确走向,填补了中国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。为研究中国运河考古史找到了突破口。 隋唐时期大运河的作用超过了“丝绸之路” 隋炀帝开凿南北运河、通济运河、江南运河、永济运河。它连接海、河、淮河、钱塘江五大水系,全长5000多里。它是世界上最早、最长、最雄伟的人工运河。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宋新潮在谈到隋唐大运河时自豪地说:“中国有两大人造工程:一是长城,一是防御秦始皇的工程;第二个是大运河,隋炀帝的交通工程,这个工程也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人工运河工程,是中华民族的象征,应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。” 大运河是隋唐宋时期的交通大动脉。通济运河连接黄河、淮河,将江南、江淮地区丰富的物产和粮食运往北方,供给京城和军队。这是陆路运输马车无法解决的事情。大运河还带动了两岸城镇的繁荣,促进了民族商业、外贸和旅游业的发展,形成了运河经济带。唐宋时期是我国水运发达的时期。正是大运河保证了物资供应,使中国历史走向了鼎盛时期。难怪安徽省文物局局长张家礼说:“隋唐大运河是当时王朝的命脉,其突出作用超过了丝绸之路。”